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市场与信息化司 > 市场流通

数智赋能 高青黑牛产业更“牛”

日期:2025-11-26 作者: 来源:农民日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诗瑀 文/图
高青黑牛的耳标里记录着出生时间、性别、母本、父本以及大概出栏日期、品种等基本信息。

  北纬37度黄金纬度线穿境而过,黄河水滋养着肥沃土地,优越的生态禀赋使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成为高端肉牛的理想生长之地。这里孕育的高青黑牛,以其红白相间、状如“雪花”的顶级肉质,富含铁、锌、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价值成为当地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数智化正重塑着从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为高青黑牛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推动这一特色产业从“品种优势”向“产业优势”“品牌优势”跨越。

  数字“管家”管护 养出国宴级品质

  吃熟食、睡软床、喝啤酒、听音乐、做按摩……走进山东澳航和牛牧业有限公司的养殖园区,干净宽阔的牛舍里,一头头毛发黝黑光亮、身躯健壮的黑牛或站或卧,悠闲地享受着午后时光。

  “看到牛耳朵上的耳标了吗?这里每头牛都有专属‘身份证’,记录着出生时间、性别、母本、父本以及大概出栏日期、牛的品种等基本信息。”该公司副总经理贺晨浩指着电子耳标介绍,“通过牛舍内的感应器可以感应耳标芯片里牛的数据信息。每个耳标都有一个编号,分割完牛肉后会与牛的耳标号进行关联,便于追溯。对于需要持续监测核心生理指标的牛只,我们还会为其佩戴特制的颈环式传感器,它集成了定位和一些生命体征监测功能,管理人员在手机App上就能实时掌握每头牛的健康动态,异常情况还会自动告警。”

  这种精细化管理模式,得益于高青县以“黑牛管家”系统为核心构建的数字养殖体系。

  高青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数字化牧场建设的基础工程,“黑牛管家”系统自2019年研发、2020年底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保障黑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大脑”。系统通过电子耳标、定位项圈等物联网设备,构建起覆盖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全环节的数据库,为养殖场(户)提供繁育改良信息存档、养殖场信息化运营、补贴网上申领、养殖利润核算、出栏信息发布等数字化服务。

  贺晨浩告诉记者,通过数据调控饲料配方、优化生长环境,黑牛的“雪花”纹理更均匀,肉质最高能达到国际A5级标准,曾作为2016年G20杭州峰会、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国宴食材,即便在市场行情波动时也能保持稳定价格。

  数智化不仅提升了管理效率,更从根本上破解了传统肉牛产业“散养为主、标准缺失”的品质管控难题,为规模化建设提供了可行性。

  “以前养十头牛算大户,现在一个园区就有上千头牛。”淄博名相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林林介绍,一期工程就有1260头黑牛入驻,二期、三期正接力开工,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这是如何做到的?近年来,高青县围绕“内地合作、外地建场、市内提质、市外增量”的发展思路,推行“飞地养殖+本地育肥”模式,在内蒙古、河北等地繁育小牛;同时规划建设高标准养殖园区,通过统一饲料供给、防疫消毒、粪污处理的集约化管理,让企业“拎包入住”;通过“公司供母牛+农户繁育+企业回收”,每头犊牛保底收益5000元,新增合同养殖户293户。如今,全县黑牛总饲养量超14万头,昔日“单打独斗”的零散格局,已升级为“龙头引领、农户参与、全链协同”的产业共同体。

  打通产销全链条 从牧场直达餐桌

  “早上在牧场完成出栏检测的黑牛,通过专用转运车辆送达屠宰加工基地后,经过零下40℃急冻、0~4℃排酸等标准化屠宰、精细化分割,再由智慧冷链物流车配送,48小时内,高青黑牛产品即可端上北京、上海餐桌。”山东纽澜地何牛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

  如今,依托数字化技术构建的全产业链模式,高青县成功实现了上游养殖自动化调控、中游屠宰冷链智慧化管控、下游营销信息化对接的无缝衔接,消除了传统肉牛产业“产销脱节、流通低效”的痛点,实现从牧场直达餐桌,不仅保障了肉质新鲜,更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全产业链贯通的关键连接点在于数智平台的应用。高青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黑牛管家”平台全面接入银行、保险公司、屠宰加工企业、销售终端等产业链关联主体,实现业务信息资源共享整合。在加工环节,屠宰数据实时同步至系统,与养殖阶段数据形成闭环,确保每一块牛肉都能追溯到具体牛只;在物流环节,智慧冷链系统实时监控温度、湿度,保障肉质新鲜;在销售环节,通过合作商超的线上平台和线下门店,构建起“线上预订+线下体验”的数字化销售网络,让高青黑牛直达全国消费者餐桌。其搭建的信息“共享流”打破了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壁垒,实现了从“单一环节盈利”到“全链价值共创”的转型。

  数智化还为产业降本增效提供了关键支撑。龙头企业可以通过系统整合养殖、加工、销售数据,精准控制饲料消耗和中间成本;普通养殖场(户)则可以借助系统,以数据为核心依据兑现贷款贴息、保险补贴等福利,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让优惠“一键直达”,解决了融资难、政策落地繁琐等问题。

  截至目前,高青黑牛产业已形成从育种养殖到活牛收购、屠宰分割、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数智化让产业链各环节协同更高效,实现价值最大化。

  筑牢信任链 擦亮“高青黑牛”金字招牌

  在竞争激烈的高端肉牛市场,品牌是产业发展的“护城河”与“价值放大器”。在数字技术护航下,高青黑牛的品质得到保障、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当消费者扫描牛肉包装上的二维码,高青黑牛的养殖信息、屠宰信息、检测报告等内容清晰呈现,这套全程追溯体系,让高青黑牛的品质承诺有据可查,为品牌信誉筑牢根基。

  政策的精准引导与保障,为品牌建设注入持续动力。高青县先后出台《扶持高青黑牛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等政策,从金融、土地、数字化建设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在此基础上,高青县依托龙头企业引领,通过数字化手段放大品牌价值,比如借助大数据分析消费需求,精准开发新产品;积极拥抱新零售,基于数据反馈的销售模式,不仅提升了市场效率,更让品牌形象随着高品质产品深入人心,成功推动了高青黑牛从好品质向好品牌、好效益的跨越。

  如今的高青县,已形成“良种培育为核心、数智管理为支撑、全链延伸为路径、品牌运营为引领”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以“国家数字畜牧业创新中心”为依托,持续深化数智化转型,加快构建数字化、现代化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未来,高青县将继续打造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建成黄三角百亿级高青黑牛产业集群,进一步擦亮高青黑牛这张“黄河明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