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猗县苹果品牌建设情况
临猗,位于山西省最南端。全县国土总面积1339平方公里,57万人,农业人口49万人。农业资源丰富,土层深厚,降雨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是苹果种植最佳适宜区之一。全县有耕地150万亩,果品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其中苹果70万亩,枣20万亩,桃、梨、石榴等10万亩,年产各类水果40亿斤。全县无公害认定面积45万亩,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30万亩。农业产业结构呈现3个70%的特点:70%的耕地栽植果树,70%的农民从事果业,农民收入的70%来自果业,是全国水果生产优势县、全国枣业十强县。
近年来,临猗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六大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方案》的要求,以“打造中国临猗园艺农业百万亩水果公园”为目标,通过实施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经营市场化,依靠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不断精做农业,推进临猗果业走上精品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之路。在果业生产中,临猗县以新技术推广应用为抓手,大力实施“两大设施配套、六大技术集成”的果园先进管理技术,同时配备物联网信息平台、土壤养分配方触摸屏、农产品残留检测等先进管理设施,实现管理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生产出的有机苹果个大、色艳、汁多、甜脆。“万保”、“万腾”和“老吴”牌苹果荣获山西省著名商标,“万保”苹果荣获国际金奖,“万腾”苹果获得出口认证,直接出口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国。临猗县先后荣获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农产品加工基地县、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山西省“一县一业”先进县等奖项。“临猗苹果”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临猗县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
一、品牌建设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质量为根本,树立品牌形象。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苹果生产上,一是科技提升。以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为平台,大力推广实施以水肥一体化灌溉、搭建防雹网和果园间伐、果实套袋、果园种草、无公害防治、授粉增产、铺设反光膜为主的“两大设施配套、六大技术集成”果园先进管理技术,促进果品品质提质上档。二是素质提升。依托“一业一校”、“一乡一站”、“一村一点”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十百千万”工程,大力培育扶持苹果、鲜枣、石榴、酥梨、葡萄、樱桃、核桃等产业带头人,使户户都有一个科技带头人、果业明白人,以果农素质提升苹果科技含量。三是合作社提升。以合作社为单位,从农资供给到苹果的生产、销售、贮藏等果树管理各个环节为果农进行全方位指导,确保果品质量。规范合作社行为,引导组建和规范果业产业联合协会,为品牌建设打好基础,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果品质量。目前,我县所有苹果专业合作社功能进一步细化,初步具有商品经济时代特点,除了以“老吴”为代表的专门从事苹果生产合作社以外,还涌现出了以王万保合作社为代表的专门从事苹果销售合作社,这为我县苹果质量提升和品牌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大契机。四是出口提升。积极与省出入境侯马检验检疫局对接,严格按照出口水果生产标准进行生产和农残检测,确保水果质量安全达到要求。“万腾”、“万保”、“老吴”等苹果获得出口认证,直接出口俄罗斯、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水果2亿斤。今年6月2日,“运城苹果出口美国”,这是对“中国鲜苹果”,特别是临猗苹果出口产业发展有特殊的意义,临猗苹果出口量呈现持续爆发式增长态势。
(二)以宣传为动力,提高品牌知名度。一是举办苹果文化节。我们每年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临猗苹果文化节。2012年在北京,2013年在中俄边境黑河,特别是去年首次在国外俄罗斯(圣彼得堡)成功举办了苹果文化节,为临猗水果走出国门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二是借助媒体宣传。通过央视2、7、13台等新闻媒体对临猗苹果品牌进行大力宣传报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赋予文化内涵。把“红楼梦”、“八仙过海”、“西游记”、“水浒一百零八条好汉”等文学名著或民间故事以图案形式贴附到苹果上,赋予“临猗苹果”丰富文化内涵。四是销售能人带动。依托王万保等苹果销售带头人,积极参加各类展销会、推介会、博览会宣传推介临猗苹果,并争取获得知名奖项,以此推动品牌建设。
(三)以市场建设为平台,拓展品牌营销网络。一是农超对接。积极参加农超对接,我们目前已成功与全国零售企业前三强武汉中百集团和重庆中百仓储超市、石家庄北国超市等建立长期供货合同。二是建立直销网络。成功开创30多个“一乡联一省、一社占一市”临猗农产品在全国大中城市直销窗口市场营销新模式,年成交金额达6亿多元。
(四)以龙头为引领,助推品牌壮大。一是龙头助推。全县果品深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6家,主要产品有果汁、果醋、果脆、果脯等,以恒兴果汁、湖滨果汁等年产10万吨果汁龙头企业为动力,推动我县苹果产业发展。二是贮藏助推。全县兴建各类果库270座,储藏能力达到12亿斤,年增效达5.5亿元以上。三是包装助推。强化采后分级、包装、保鲜、贮藏、加工等环节,提高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增加果品附加值,促进果业增效、果农增收。
二、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农业也是品牌农业。我县现有水果生产的品牌形象与综合实力不相适应,存在着有名品无名牌的问题。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生产者的品牌意识较差,生产的水果品质和外观都很好,但宣传不够,品牌不响,影响了产品的价值和农民的收入;二是有竞争力的品牌不够;三是品牌保护意识不强。存在重品牌创建,轻培育的现象。品牌创建后,后续配套宣传推介较少,水果品牌弱、散、小,整体水平偏低。特别是在地域性品牌打造和原产地标志申请、保护方面,虽然已经申请了临猗苹果地理标志认证,但没有在实际销售中加以推广应用,这也是影响产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三、下一步打算
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力度,维护好、提升好临猗苹果品牌价值,助推果业一、二、三产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果业综合效益。具体将从以下四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果品质量。
以“打造中国临猗园艺农业百万亩水果公园”为目标,按照“稳基地、提质量、树品牌、增效益”的发展思路,稳定现有种植面积,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品种,打造精品,提升效益。继续实施“两大设施配套、六大技术集成”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果业生产科技含量。创建特色休闲采摘园,稳步推进精品果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辐射带动全县果品质量全面提升。
二是壮大龙头企业,助推果品品牌发展。
积极招引和扶持培育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带动能力强的果品流通营销企业和精深加工企业,集中入驻,迅速壮大,占领高端市场,提高知名度。发展壮大迪乐福、太方果蔬、万腾果业等企业向省级、国家级龙头企业迈进,以此带动品牌发展。
三是完善果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机制,保护果品品牌。
深入开展果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引导和教育广大果农认真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果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实施果品产前、产中、产后三位一体的全程监管,建立信息追溯体系,实现果业“数字化”管理,为果品建立详细的“身份”信息,确保果品质量安全。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探索完善果品质量安全信用奖惩联动机制,开展诚信计量建设,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和违法“黑名单”制度,加大对果农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品牌意识的宣传引导,用制度机制保护临猗果品品牌。
四是加大品牌宣传推介,推动品牌建设取得新业绩。
继续发挥农超对接、推介会、博览会以及新闻媒体等平台的宣传作用,按照“一乡联一省、一社占一市”的原则,加大品牌宣传推介,提升临猗果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借助互联网+、电商、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农批)搭建的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推介。继续做好名优果品品牌培育工作,以此推动我县果品品牌建设取得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