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市场与信息化司 > 工作交流

泉州市:科学规划布局引领都市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日期:2012-11-05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号: 打印本页

菜篮子工程简报

都市现代农业专刊

第39期(总第79期)

  菜篮子食品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全国菜篮子工程办公室                                2012年11月5日

  泉州市:科学规划布局引领都市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泉州市根据《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30实施)》提出的“城市发展和城市空间布局目标”为依据,实施《泉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发展与环湾型城市相协调的城郊型农业、都市农业,努力形成“一湾两翼双线多点”发展新格局,不断加快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总体布局:泉州市特色农业产业化的总体布局为“一湾环聚,两翼助推,双线联动,多点支撑”。

  1.一湾环聚。以环泉州湾的泉州中心城区(含泉州台商投区)、晋江中心城区、石狮中心城区等三区为中心和洛秀、东海、北峰丰州、城东、双阳、江南、仙石、西滨、蚶江、崇武—山霞等区域性功能组团为主要载体,引导现代都市农业和高端产业项目布局向环湾集中,增强环湾区域产业发展的整体实力。突出以景观农业和会展农业为主的城市农业发展圈,突出发展现代综合型(包括专业型)的以城市绿地、园林景观、居室美化及农产品展示交易等为主要内容的都市农业、景观农业、会展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突出发展融生产、生态、科普、教育、休闲、服务等于一体的休闲农场、休闲农庄、市民农园、教育农园、农家乐、生态农园,建设环城市休闲基地和观光休闲带,为城市居民的节假日休闲提供方便、舒适的场所,把泉州建成为“滨海休闲之都”。

  2.两翼助推。“两翼”是指南北两翼。南翼以环围头湾为中心,以安海、水头、石井和东石等产业重镇和港口为依托。北翼以湄州湾南岸区域为中心,以泉港中心区、惠安中心区、湄州湾南岸港区为依托。南翼的发展重点,重点打造海峡两岸农产品(泉州)物流中心、拓展闽台农产品市场对台合作交流空间,持续办好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支持闽台农产品市场办好“台湾真品馆”。争取“台湾农产品直销免税市场”早日获批。积极构建台湾水产品进口集散市场,打造两岸农产品贸易集散基地。依托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福建省晋江市安海前蔡村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在安海建立糖果、果蔬、罐头、膨化食品等休闲食品基地。在水头镇建立粮食加工基地。在南安市石井建设水产品优势产业基地。努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技术含量高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带动农副产品深加工的骨干项目,构建农产品加工产业联盟,引导农副产品加工向特色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北翼的发展重点。突出发展海洋渔业、水产养殖,设施农业、精品农业以及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农业,重点建设以大棚蔬菜为主的“菜篮子”基地、构建生猪优势产区、水产品优势产业带、滨海生态旅游业、水产加工产业带、贝类加工产业带、海藻化工产业带、粮油、果蔬、休闲食品等食品加工基地。

  3.双线联动。“双线”是指东西双线。东线以泉南-厦沙高速为轴,以永春和德化两大城市副中心以及洪濑、梅山、诗山、蓬壶、达铺、坑仔口、湖洋、上涌、水口等中心镇为依托。西线以漳泉肖铁路为轴,以南安和安溪两大城市副中心以及官桥、仑苍、蓬莱、湖头、长坑等中心镇为依托。作为泉州“一湾两翼”核心发展区域的外围县市,“双线”区域要充分发挥交通便捷、资源丰富、产业特色鲜明的优势,大力发展与核心区域优势互补相配套的特色农产品产业。东线的发展重点。永春县建设以精品农业和休闲农业为主的城郊农业发展圈,“十二五”期间,突出围绕茶叶、芦柑、蔬菜、畜禽、名优果、食用菌、林业、花卉、水利、农业机械、休闲观光农业、农资供应和水土保持等产业建设100个精品农业示范基地。依托芦柑、茶叶、果蔬等特色农产品,率先引进栽种日本、台湾等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优良水稻、优质水果、高端花卉等品种,扎实推进生态农业基地和绿色食品示范基地的建设,加快发展精品都市农业,以精品示范基地建设带动永春特色产业的发展。重点打造特色农产品物流中心和交易中心,蓬壶特色农产副产品加工和集散基地,永春芦柑物流基地,在五里街镇建立“福建精品农业实验区”。德化县建设以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为主的山区生态涵养发展圈,重点推进“三黑三黄”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进一步推进德化县合作社农特产品一条街的建设。充分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延伸产业链,拓展农业功能,突出绿色山林休闲特色,以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公园等度假休闲农业为主。西线的发展重点。安溪县建设以茶产业、休闲农业和茶庄园为主的山区生态农业涵养发展圈,围绕茶机械、茶包装、茶文化创意设计、茶叶综合贸易业、茶文化旅游和生产生活服务业等六大配套产业,重点打造现代茶业贸易区、茶工业旅游和创意设计区、茶业配套产业区、茶业文化旅游区等四大功能片区。以茶产业为纽带,推进城镇化和产业化互动发展。建设中国大茶都,全国现代茶叶示范区,依托茶博会、海峡茶博园以及正在筹建的茶机具产业园、茶学院,把安溪参内-罗内区域打造成为安溪茶产业核心区。加大生态茶园建设力度,培育铁观音品牌族群,实施现代茶叶项目,建设10大铁观音庄园,加快建设茶多网等茶叶电子商务高端平台。南安市建设以粮油、茶果、畜牧等支柱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区,持续推进福建粮食城、霞美花卉城、官桥肉牛交易市场、溪美水果批发市场、梅山木材市场等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重点发展旅游度假型农业,体验参与型农业和观光农业。

  4.多点支撑。“多点”是指分布于全市范围内,对特色农产品聚集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有利于拓展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全市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新增长区域和支撑载体。结合城市拓展及交通格局的变化,把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作为基本要求,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选择发展重点,完善保障措施,重点创建高科技设施型农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食品工业园区、泉台农业交流与合作园区、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总部经济园区、特色精品农业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种养业良种繁育和推广基地、城郊农业综合体、大型特色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将其打造成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服务城市功能的新载体。

  (泉州市农业局供稿)